:::

百餘年紙紮生命 藝薪傳

上稿日期: 2018/11/09 17:00:40   更新日期: 2021/09/01 15:37:44

紙紮燈籠,對現在的小朋友來說,或許很陌生,但對於年逾四、五十歲的臺灣人來說,應還留存每逢元宵,街道兩旁廊道上方,一盞盞紙紮燈籠隨著紅艷燭火,點亮整條街濃濃節慶味的記憶。

 

傳統紙紮技藝,多出現在傳統習俗活動中,辦喜事、作嫁妝、謝天宮、做壽、拜地基主,每逢人生大事,總少不了紙紮,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、匠師凋零的影響,這些紙紮燈籠、天宮亭、送子觀音、天狗、壽翁、仙女……等,日漸減少。僅存記憶中,每年元宵時,自己快樂地與小同伴們,提著爸媽採買或是自家製紙紮燈籠,一起攜手遊街的景象。在臺北、林口、頭份、北港、臺南幾處,還存有幾家紙紮店,更隨著新一代經營者的創意發想,讓紙紮搖身一變,成為獨具一格的臺灣文化藝術傑作,驚豔巴黎。明年,家長們或許可以考慮,改讓小朋友提著更具歷史傳承意義的漂亮紙紮燈籠,與家人共享元宵。

 


傳統手工彩繪的紙紮燈籠

【傳統手工彩繪的紙紮燈籠/拍攝者:Dana Chiu】


結合鼠帶財意涵的新式紙紮燈籠

【結合鼠帶財意涵的新式紙紮燈籠/拍攝者:Dana Chiu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