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黑無腸,白無腸,大腸包小腸

上稿日期: 2025/10/09 10:50:35   更新日期: 2025/10/09 10:50:35

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獨有的特色小吃,意指是切開的糯米腸夾著烤好的香腸,再塗上醬料,加進大蒜、酸菜等配料,外型看起來就像是臺灣版的熱狗堡。在1990年代從花蓮開始發跡,逐漸在各大夜市盛行,這股風潮很快就席捲全臺,在2018年更榮獲臺北米其林的夜市美食推薦。


大腸包小腸會流行的這麼快,主要歸功於早期臺灣特殊「打香腸」的遊戲文化。消費者可選擇和老闆以擲骰子對賭,玩法類似打彈珠,用同樣的錢,幸運兒卻能贏得好幾倍的香腸。此起彼落的「十八啦」,使得香腸攤常常是夜市裡人聲鼎沸的店家。


因此流行出一句諺語:「黑無腸,白無腸,大腸包小腸」,黑、白指的就是骰子本身,不管骰出幾點,只要能夠贏過老闆,就能把大腸包小腸帶回家。


夜市裡,攤販擺出滿滿的大腸包小腸來吸引顧客。


圖出自:dreamstime

圖說:夜市裡,攤販擺出滿滿的大腸包小腸來吸引顧客。